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财务数智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合思”,原易快报),自2014年创立以来,便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技术实力,成为了企事业单位财务数智化领域的佼佼者。通过其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帮助众多企业挖掘出更多净利润,实现了降本增效、合规经营和低碳运营的目标。
合思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分别在北京、杭州、南昌设立研发中心,并在全国22个城市设有直营服务网络,借助500 + 合作伙伴覆盖国内外数百个城市。截至目前,已有7000 + 付费企业、300万 + 未来财务人选择合思,共同踏上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今天,我们将走进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同探寻合思为其带来的财务数智化变革。
动力源:高端制造的行业先锋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在高端制造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动力源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中国电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于2004年在上海主板A股成功上市,这无疑是其企业实力的有力证明。
动力源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生产基地占地320亩,企业员工达3000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实力,使得动力源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显著的优势。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其需求,动力源急需一套高效、智能的财务数智化解决方案。
合思方案:全方位财务数智化赋能
面对动力源的需求,合思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力,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方位的财务数智化解决方案。合思通过广泛连接的生态、双轮驱动的模式创新和无需报销的“消费 – 入账 – 归档”解决方案,为动力源提供了聚合商旅、费控报销、收付款管理、财务收支经营分析和电子会计档案等一系列服务。
其中,合思费控在整个解决方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企业消费商城 + 易商卡,合思费控覆盖了因公消费全场景,将交易、费控报销与存档等多个割裂的系统进行了打通,率先实现了“申请、消费、报销、对账、记账、归档、报表”的全流程数字化费控管理。在差旅、用车、餐饮、办公采购等多场景中,消费数据能够自动采集、自动流转,发票可识别验真,实现了费用支出的合规、透明、可追踪。
发票追踪管理是合思费控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发票的管理往往是一项繁琐且容易出错的工作。员工需要手动收集、整理发票,财务人员需要逐一核对、验证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出现漏报、错报等问题。而合思费控的发票追踪管理功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发票的自动识别、验真和追踪。员工只需将发票拍照上传,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发票信息,并与消费数据进行关联,实现了发票的实时追踪和管理。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发票的状态,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显著成果:效率提升与成本节约
合思的解决方案为动力源带来了显著的成果。通过全流程数字化费控管理和发票追踪管理,动力源实现了300%的效率提升。原本繁琐的报销流程变得简单快捷,员工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在报销上,财务人员也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报销业务。同时,动力源还实现了50%的人员成本节约,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和智能的管理系统,减少了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
员工报销周期也得到了大幅缩短,从原来的数周缩短至现在的几天。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合思将管理方案嵌入财务信息系统,帮助动力源实现了精细化闭环管理和降本增效。面对复杂的需求,合思总能第一时间解决,用敏捷、丰富的无需报销应用场景配合动力源企业全球化业务。
发票追踪管理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时追踪发票的状态,动力源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发票问题,避免了因发票问题导致的财务风险和损失。同时,发票追踪管理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合思价值:引领财务数字化未来
合思为动力源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一套解决方案,更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合思为企业或组织提供了更加敏捷的财务数字化管理和自由的数据连接,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合规经营和低碳运营的目标。在动力源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合思的实力和价值,也看到了财务数智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已有7000 + 付费企业、300万 + 未来财务人选择合思,相信更多企业加入合思,能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合思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和服务,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的财务数智化解决方案。
如果您也想体验合思带来的财务数智化变革,不妨现在就点击免费试用,开启您的财务数字化转型之旅!
原创文章,作者:capta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osecloud.com/blog/1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