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于财务数智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合思”,原易快报),自2014年创立以来,便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财务数智化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合思凭借其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帮助企业挖掘更多净利润。
合思基于广泛连接的生态、双轮驱动的模式创新和无需报销的“消费 – 入账 – 归档”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聚合商旅、费控报销、收付款管理、财务收支经营分析和电子会计档案等全方位财务数智化服务。不仅如此,合思还是专精特新企业,成立以来已累计融资超15亿元人民币。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分别在北京、杭州、南昌设立研发中心,并在全国22个城市设有直营服务网络,通过500 + 合作伙伴覆盖国内外数百个城市。截至目前,已有7000 + 付费企业、300万 + 未来财务人选择合思,实现了降本增效、合规经营和低碳运营,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客户案例,深入了解合思的企业差旅管理系统是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的。
客户背景:行业巨头的差旅管理难题
以徐福记为例,这家创立于1992年的企业,在食品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主要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东莞,总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拥有38个大型现代化车间,126条高品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能超1600吨。在全国,徐福记拥有超140家分公司和营业所、超2500家经销商,数千名销售团队经营管理超25万家终端门店。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徐福记在差旅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大量的差旅需求使得费用管理变得复杂,如何确保差旅费用的合规性、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员工的差旅体验,成为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差旅管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解决方案:合思企业差旅管理系统的精准出击
合思针对徐福记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一套全面的企业差旅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合思费控通过企业消费商城 + 易商卡覆盖因公消费全场景,打通了交易、费控报销与存档等多个割裂的系统,率先实现了“申请、消费、报销、对账、记账、归档、报表”的全流程数字化费控管理。在差旅场景中,员工的差旅、用车、餐饮、办公采购等多场景消费数据可以自动采集、自动流转,发票可识别验真,费用支出合规、透明、可追踪。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报销效率,也让企业的费用管理更加精准。
合思商城聚合多维度供应链资源同屏比价,实现了线上商城订购与线下易商卡因公消费全场景覆盖,为企业提供全球化智能差旅和企业消费管理解决方案。从消费到入账全流程优化,全盘预算与智能化差旅动态管理,消费数据可视化分析。“买贵赔”杜绝了大数据杀熟,“合力省”激励全员主动节约,沉浸式培育“省”文化。
同时,通过事前规划和实时的风控体系,合思的企业差旅管理系统有效拦截了员工因公消费时的不合规费用,确保企业每一笔支出的合规、安全、透明。结合数电票新模式,消费后系统可自动获取发票、智能绑定费用,统一对账结算后即可入账,生成证据链完整的记账凭证,自动归档。数电票还可自动生成入账实例文档,真正做到释放财务双手。
显著成果:数据见证合思企业差旅管理系统的实力
合思的企业差旅管理系统为徐福记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使用合思商城后,企业差旅费用节约了35%,差旅成本从上年度超预算成功转变成当年度内结余100万。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合思企业差旅管理系统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的强大能力。
除了成本节约,合思的解决方案还在效率提升方面表现出色。员工的报销流程更加便捷,报销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有力推动,将管理方案嵌入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精细化闭环管理和降本增效。
合思优势:助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后盾
合思结合多年的业务实践,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痛点提供匹配度更高的财务收支管理解决方案。服务超7000家企业付费客户,其中覆盖国/央企超200家,大型上市公司超1500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超3000家,产品使用人数超300万人。
HOSE(合思)为企业或组织提供更加敏捷的财务数字化管理和自由的数据连接。Handy – 让未来财务人更轻松地解放双手;Open – 广泛连接构建更开放的服务生态;Swift – 为用户提供更敏捷的财务数字化体验;Efficient – 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降本增效。
在未来的发展中,合思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与服务,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财务问题,实现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能在合思找到适合自己的财务数智化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企业也面临着差旅管理等财务问题,不妨选择合思的企业差旅管理系统。现在点击免费试用,亲身体验合思为您带来的财务数智化变革。联系电话:400 – 105 – 6505,网址:www.hosecloud.com 。让合思陪伴您的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capta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osecloud.com/blog/6742.html